
眼视光中心验配经营角膜塑形镜合规吗?诊所里能治多种疾病的“秘方”究竟是啥?9月2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田丰、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和平带领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走进省《政风热线》直播节目,现场回应群众诉求,答疑解惑。
眼视光中心违规验配OK镜
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是一种通过与眼球直接接触,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治屈光不正的医疗器械。近年来,面对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巨大需求,除了眼科医院和眼视光门诊等专业机构日益增多以外,各类形形色色的近视防控机构和眼视光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近日,记者在镇江、扬州两地走访中发现,部分眼视光中心在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违规验配、销售角膜塑形镜。
田丰表示,节目中报道的几家眼视光中心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下一步,我们将对这三家机构进行核查,督促其整改。”
验配角膜塑形镜必须是具备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诊疗科目中有眼科,同时具有相应验配资质、专业人员和设施设备等条件,包括有角膜塑形镜的经营资质。
据了解,验配角膜塑形镜需要经过评估、选片、试戴、开具订片处方等环节,医疗机构会说明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注意事项,并给患者建立档案,定期随访,确保使用安全。
“针对这次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将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专项检查,督促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向家长开展宣传,形成社会共识,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同时,田丰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到具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去给孩子选择角膜塑形镜,不能图便宜、方便,给违法分子可乘之机。
小诊所里“包治百病”的“秘方”,真有奇效?
最近,宿迁泗阳县有市民反映,他们当地有一家中医诊所,向前来看病的患者推销一种不用吃药和打针的治病“秘方”,这个所谓的“秘方”真有奇效吗?记者调查后发现,这家诊所销售的“秘方”实则是一种“消字号”的消毒产品。目前,当地执法部门已对涉事诊所立案调查。
田丰表示,“消字号”产品作为药品使用,明显违反了法律法规,对于这种行为可以直接查处,同时要举一反三,防止类似现象再次发生。“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发展好。但不排除一些小诊所虚假宣传,兜售一些不规范的药品,这些也是我们重点防范、检查和打击的对象。”
消字号产品指用于皮肤黏膜消毒、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卫生用品,由省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批,如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等。根据法律法规,消字号产品不能用来治疗疾病。
“现在有些诊所打着‘包治百病’的幌子销售产品,存在多重风险。”省药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亚君提醒广大患者,警惕“包治百病”的陷阱,不存在治疗多种疾病的万能药。所谓的“秘方”往往打着保密的噱头忽悠患者,很多患者无法知晓使用的产品是不是对自身有害,或者添加了一些危害肝肾的成分。患者要理性看待疗效,避免延误病情。
如何判断一个产品是否为药品呢?简单概括为“一证三号”,证就是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三个号分别是药瓶包装上的国药准字编号、医疗机构制剂相关的批准文号、中药制剂的备案号。
田丰表示,药品的监管必须是全链条监管,省药监局在13个设区市设立了13个检查分局,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于重点药品进行飞行检查,对于各环节出现的风险信号进行评估。
来源:新华日报/政风热线记者 蒋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