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厅一级巡视员陈浩东带领厅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走进《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现场回应群众诉求。

公共能耗费成“糊涂账”?
业主望核实明细却遭物业拒绝
记者走访物业信息公示情况:
有的详尽规范 有的“难觅踪影”
公共能耗费由小区公用区域的水、电等能源消耗费用组成。镇江银湖花园小区的赵女士原先缴纳222.56元,今年突然涨到262元。

从物业公示的“银湖花园小区公共能耗水电费代收代缴公示表”来看,2024年物业共收取276843.04元,支出385890.24元,结余-109047.2元。业主们希望物业提供表格中数据的相关发票凭证,物业以各种理由搪塞拒绝,相关管理人员甚至声称“涨价四十块钱还叫钱吗”,并表示今后会以固定价格收取公共能耗费,不会依据实际代收代缴多退少补。此外,记者随机走访镇江市其他小区发现,物业在信息公示方面做得参差不齐。对于记者掌握的情况,镇江市住建部门回应称:银湖花园小区物业的做法明显侵害业主权益,至于物业信息和收费标准该如何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目前并没有行业实施标准。
贾泽栋
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按照省住建厅《江苏省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中“三公开”的要求,物业服务的收支总账、公共能耗费用明细必须在小区的显著位置公示。但是个别小区物业公司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或者不规范的行为,其中银湖花园物业企业就是一个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执行到位的典型。从今年开始,镇江市区两级的住建部门专门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一些重点小区公共收益、公共能耗费用开展了专项审计。银湖花园小区正是提级审计对象之一,从目前审计的情况来看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些涉嫌违纪违规的线索,下一步准备会同市场监督部门进一步核实,提请相关部门进行查处。
刘涛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

针对片子当中反映的公开公示不到位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各设区市都已经公布了举报投诉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电话等等,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来查处处置。另一方面,省住建厅2018年公布了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考虑后期在修订的时候,可以引导新签订的物业把公示的方式、形式、时间、时长写到这个合同里面去,做到真正的公示。另外,现在正在制作物业服务企业的公示指引,包括公示哪些内容、贴在什么位置,我们想做这样的指引供各地参考。关于物业收费、公共能耗费公示公开是有法律法规的,小区物业相关公示工作做得不到位的话,相关主管部门有处罚的权利。
王学锋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有关市区在推动整治物业服务水平的同时,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物业服务企业规范服务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主管部门指导监督和约束物业服务企业的方法和手段不多。面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两手抓,涉及五个方面28个问题项,包括公开公示,不仅是服务企业的联系人要长期公开,相关部门的联系人也在推动在小区内明显位置长期公开,碰到问题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这是未来的方向。面对资金的管理、通道的畅通,我们希望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能够集中解决一批群众特别关注的问题,形成一个基本的常态化机制,通过我们的努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电梯梯控可以一“控”了之吗?
有市民反映,现如今不少老旧小区物业以安全为名在电梯里安装了梯控,业主需要刷卡才能乘坐电梯回家,然而梯控的设置给广大老年业主带来了不便,除了遇到紧急情况救援人员无法及时上楼以外,平日里一些送水、送外卖等上门服务也因此受限。

不过走访中记者发现也有梯控管理相对不错的小区,小区物业配备24小时管家服务,经业主同意后,楼栋管理员可以提供代刷电梯卡的服务,这样既为业主们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也极大地减轻了梯控带来的不便之处。针对小区电梯是否应该安装梯控的问题,《政风热线》发起问卷调查,据统计,持赞成、反对、中立意见的网友分别占三成、六成和一成。

梯控带来安全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需要科学化解,说到底考验的还是物业的管理水平。
刘涛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

梯控带来的一些困难、问题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装了梯控,要解决老百姓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上协调的问题,不能光一头顾着安全性,把便利性给忽视了。技术措施是一个方面,但管理服务一定要跟上,物业服务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服务居民,安全和便利都非常重要,物业服务企业一定要把居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放在第一位。
王学锋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是否安装梯控,物业应该和业主商量着办。一个小区的物业服务在一定层面上需要业主发挥好自我组织能力,也就是说成立一个很好的业委会,通过业委会来维护大家的权利,和物业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包括不满意就要提出诉求,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依法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这次《政风热线》节目预告通知发出去以后,我关注了一下网民的跟帖,绝大部分在谈物业管理,很多网民说请王厅长重视一下物业管理,要管好物业管理,这样的留言占了绝大多数。我想在这里跟网民朋友们说,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大家的这种诉求。实际上这样的一个问题它暴露出来不是今天,是逐步地累积下来的,特别是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物业管理领域的信访和投诉比例和绝对数量在快速上升。
江苏有3.83万个小区,其中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大概2.6万多个,按照合同履约,对广大业主实施好服务,以及对公共空间和场所进行必要的管理,这是物业服务企业的职能。另外,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有一句话特别重要,就是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的新模式,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指引。也就是说物业管理、物业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物业管理部门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在基层党委的指导下,在社区的统筹协调下,小区里的事涉及到不少部门,包括住建、房管、城管、市场监管、公安派出所、消防部门需要形成合力。
液化气钢瓶管理
如何“保瓶安”?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江苏各地液化气站在给用户使用钢瓶时采取了不同的标准:有的地区液化气站要求用户须在一年内至少进行一次充装液化气,否则退瓶退户,重新购买液化气钢瓶;有的地区则明确不允许用户自持钢瓶,必须与置换企业签订供气协议,以租赁方式使用企业提供的气瓶,企业将用户自有气瓶回收后,统一置换,导致当地市民自行前往其他区域的气站进行充装;还有些地区的气站,用户可以自主充气,记者注意到个别气站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按规范操作,违规跨区域充装液化气,存在安全隐患。

张跃峰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

近几年国家针对瓶装液化气领域事故频发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和要求,2014年颁布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2016年修订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里都有明确的规定。首先在充装环节,企业只能充装企业自己的钢瓶;第二,要求逐步取消自提,要由燃气经营企业统一配送,随瓶安检;第三,2021年国家修订了钢瓶检测的标准和规范,要求每四年检一次,必须要到市场监管部门认定的专业设备检测机构去检测,钢瓶最多使用期限是12年。
节目中,部分地区的燃气企业要求一年必须充装一次的做法是为了定时检测,达到安全检测条件,但这个一刀切的做法是不是合适,还值得商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下一步我们会指导他们进一步改善这方面的服务。针对部分燃气企业的用户可以自行灌装,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去操作,以及跨区域经营、充装的行为,是很明确的违规行为,问题比较大,我们也会督促地方主管部门按照相应的管理权限依法依规查处,指导他们加快整改。作为主管部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督促企业,怎么采取更加合理合适的方式去解决,大家还需要努力。
陈浩东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

住建部门作为燃气行业主管部门,要压实燃气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并不是说住建部门没有责任,他有可能对用户直接检查或采取抽查的方式去做,主体是企业去做,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三管”的责任。
燃气公司对于用户如果一年不补气就强行退户,从政策上来讲是没有依据的,也不是从服务用户的角度来考虑的。省里有些企业,对每一个村组定期上门到村里,专门服务这个地方一两天,把长期不换气的用户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如果用户外出打工,可以把气瓶暂存在充装站,回来后进行电话预约。对于燃气公司来说,加强服务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燃气瓶暴露在外面,让用户自己到气站里用自有钢瓶充装,都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必须要整改。按照我们的要求,充装站以外的人不能进入,只有工作人员能进入,进入充装站之前静电释放该做的要做,进一次必须要放一次,要遵守这些安全规范。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提了很多要求,但怎么落到最后一米还有差距,要通过深入开展专项行动,让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规程和规范真正落到位。
“高龄”房屋隐患重重
能否纳入城市更新改造?
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老生活区有13栋房屋是上世纪70年代初建造的职工宿舍,老化情况严重,内外墙体粉化、开裂,经常有石块掉落下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经鉴定,该房屋安全等级为Dsu级,意味着建筑物安全性严重影响整体承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今年上半年,街道只对房屋进行了局部修缮,同时在楼栋单元门口加装了防护网。但居民们认为,这些措施并不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石平府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

根据《南京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设计年限应该由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按规定委托房屋鉴定单位进行鉴定。梅山街道鉴定结果为Dsu级,鉴定报告也是建议对房屋进行维修和加固处理。对于这样的鉴定结果有两个,一个就是目前保证房屋的安全,街道应该持续加强安全巡查和动态维修管理,按照鉴定报告里的意见去处理,同时属地也积极把这个片区纳入到城市更新的范畴。目前这个项目是南京市城市更新第三批试点项目,已经纳入2025年南京市城建储备项目。
城市更新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按照南京市的更新指导意见需要有六个环节,首先要对房屋进行调查,然后编制初步的方案,第三步要进行一询,一询阶段老百姓要90%同意,后面还要根据结果深化项目方案编制再进行二询,等这些方案确定后要报市政府,待市政府同意,还要和每户居民签订搬迁协议,才能够开始搬迁、拆迁、加固。
金少军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与住房改革处处长

城市危旧房这一项内容是城市更新的主要方面,从2024年开始,全省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主要针对三种类型,一种是C级危房,一种是D级危房,还有一种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非成套住房。采取的改造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拆除新建,一种是改造,一种是抗震加固。
国家对危旧房改造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每套房大概在两万块钱左右,对于梅山生活小区这个案例,首先需要进行鉴定,经过法定鉴定机构确定的C级危房、D级危房要采取三个措施。第一个措施是加强对危房的管理,确保危房不住人,人不进危房。第二个措施是按照城市危险住房管理规定,和产权人一道加快推进危房的改造。第三个是采取优先顺序,重点先解决D级危房的改造工作,稳步推进C级危房的改造。目前正在编制江苏省“十五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将被列为“十五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会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也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王学锋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江苏是一个城市化起步比较早的省份,城镇建设和发展速度比较快,当前不可避免的有越来越多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进入了高龄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快速发展当中,有大量的棚户区、城中村,包括一些质量不好的破旧小区,已经得到了改造和提升,但是确确实实,比如南京有这样的厂前区、老宿舍还在使用中。
今年五月份,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两办印发了《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在今年七月中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来推动城市的结构优化、功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也包括牢牢守住城市的安全底线,要走出一条城市现代化的新路子。在八月中旬,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当中也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提出要支持居民对自有住区的自主更新、原拆原建,也部署了对预制板房屋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这些都是当前难啃的硬骨头,在国家层面有明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省里和各地都会按照这样的部署要求去细化。
第一个要抓好城市体检和房屋体检,要把有质量安全隐患的房子排查出来,要分类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甚至是工程措施。第二,要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要把最具有迫切性的危旧房、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摆在城市更新的优先队列。第三,更重要的是在啃这些硬骨头的时候,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和产权人、使用人一起共同商量,怎么样来探索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更新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