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上线|300米农民街怎会成“污水走廊”?南通经开区管委会承诺半年内完成系统整治
2025-10-21 18:1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张承辰  
1

10月21日,为了“最后一公里”的畅达——《政风热线·市长上线》全媒体直播节目走进南通,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带领各县(市)、区政府以及市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回应民生关切。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海街道居民向《政风热线》反映,当地一条曾用于养鱼的河道如今杂草丛生、河水发臭,污染源直指附近农民街占道经营的露天集市。据市民描述,该集市长期存在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堆积等问题,导致周边环境恶化,尽管新建市场已建成,但老集市因人气旺盛难以迁移。

《政风热线》记者调查获悉,农民街所在区域是一个老镇区,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十几年前附近老市场因设施老旧等原因已被拆除,虽然政府投资新建了设施完备的海中农贸市场,但因选址距离居民集聚区较远,市民购物习惯等因素,商户菜农们仍聚集于原老市场附近的农民街经营,沿街居民为获取租金收益,将一楼房屋出租给商户们,时间一长商户越聚越多,占道经营污水排放问题愈发突出,而海中农贸市场却人气寡淡,甚至还有不少摊位闲置。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曹海锋坦言,问题暴露了城中村环境管理的短板。他提出“管治结合”思路,管理层面加强早晚高峰秩序维护,避免“一管就有序、不管就混乱”的循环,治理层面计划将集市污水统一接入城市污水管网,避免直排河道。针对雨污分流难题,曹海锋表示新方案拟将雨污统一纳入管道,分段施工以减少商户租金损失。他承诺:“倒排工期,明年3月底前完成整治,如果直接施工仅需1至2个月。”

对于九年未决的治理卡点,曹海锋分析,一是此前整治遇阻后未能持续跟进,二是基层存在畏难情绪。他强调:“必须从百姓角度出发,寻求最大共识。”

特邀评论员徐海现场点评,他认为,问题底层逻辑关乎规划与执行。原地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难以根本解决与当地居民的长期矛盾、新建市场的闲置浪费以及污染问题的彻底治理。他建议,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细致做好工作,将原有集市功能转移至新的、设施完备的农贸市场,落实科学规划。

南通市市长张彤要求,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前提必须是科学决策,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她提出“两手抓”,一是“打补丁”,立即整改,加快排污管网改造,广泛听取民意,对老集市可考虑实施有选择的“微提升”,二是“谋长远”,打基础,积极听取商户意见,出台针对性引导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商户迁至配套设施完备的新农贸市场经营。张彤特别强调,菜市场是“有温度的民生”,各地在推进城市更新和菜市场改造时,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绝不能“拍脑袋”,要真正让菜市场走出“老旧脏乱”,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承辰

来源:江苏政风热线

标签:
责编:张承辰